进入周刊门户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亚洲新闻周刊网

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强国远大目标

2017-10-24  来源:亚洲新闻周刊

——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之际


本刊首席记者 王璞 谭国棋 刘和平 刘敏


在金秋十月,正是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人们期盼已久的、举世瞩目、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不只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的时代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盛会,为此,代表全党、全国民意的2280名代表,74名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外新闻媒体3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一空前盛会。




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会以“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题向大会作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报告首先总结回顾了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从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新军开创了新时代、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引起了积极反响,一致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是,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


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复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艰难的的中华民族迎来了重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讲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十九大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在记者招待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道: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作出了一系列科学谋划和战略部署。




十九大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在记者招待会上还介绍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新闻舆论、网络信息、哲学社会科学系列重要会议,亲自谋划、亲自指导、高屋建瓴、全面布局,力度之大,措施之实,前所未有,推动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广泛弘扬,文艺创新作持续繁荣,加速由“高原”向“高峰”迈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介绍到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时,孙志军副部长说:五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定文化自信,高举改革旗帜,着眼两效统一,锐意创新攻坚,推动新一代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有律、社会监督、企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微观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开辟新的境界,在推进治国理政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原则要求、主要任务、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强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两效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框架日益完善。聚集四梁八柱,注重制度创新,先后出台两个效益统一,媒体融合发展,高端智能建设、文艺评奖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搭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体系的“梁”和“柱”,理顺内宣外宣体制、互联网管理体制。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着眼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加大投入力度,建全服务网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迈出实质性步伐。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文化创作生产呈现生动繁荣景象,我国已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第一、电视剧制播第一、电影银幕数第一、电影市场世界领先、一批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从而使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统筹对外人文交流,媒体传播和文化贸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国远大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中央文明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兼理论局局长夏伟东在十九大记者招待会上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牢牢抓住理论武装和道德建设两大任务,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浸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在谈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文化自信,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发展改革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文化强国的远大目标。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