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周刊门户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亚洲新闻周刊网

《中国的红星》入选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2020-05-11  来源:亚洲新闻周刊

本刊讯(首席记者 黄丽萍  刘敏 报道)

4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丰富农家书屋内容供给,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20年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并将推荐目录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同时就加强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工作通知做出了安排。

4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丰富农家书屋内容供给,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20年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并将推荐目录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同时就加强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工作通知做出了安排。

国的红星》是目前(截至2019年)发现的最早的一部纪传体中共党史,也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家的传记合辑。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过去的红星”是当时已牺牲或辞世了的31位中共早期革命先烈传略,下编“现在的红星”则是当时正战斗在抗日前线的19位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领传略。

《中国的红星》的出版,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西行漫记》在抗战时的上海“孤岛”出版发行的时间几乎相同。历经岁月流逝,该书几乎在各大图书馆都已难觅其踪;《中国的红星》蕴含丰富的老一辈革命家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等相关内容,是对党员干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锤炼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最好的营养剂”;《中国的红星》再版以来,引发学界和收藏界的震动,许多专家和学者看过此书后给予高度评价,并说何为“初心”,看看此书中的红星们当年的所作所为,答案就跃然纸上了。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该书去年1月上市不久即告售磬,到目前已进行了一版三印,以满足读者想强烈了解红星们革命英勇事迹的需求。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建在行政村且具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相应阅读、播放条件,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所。每个农家书屋按照2万元标准建设,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1200种,报刊不少于2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

 

农家书屋工程2005年试点,2007年全面推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宣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至2012年,共建成农家书屋60.0449万家,覆盖了全国具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截至2012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共计投入资金12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拨资金58.5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61.68亿元。全国共计配送图书9.4亿册、报刊5.4亿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2亿张。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1.13册。在农家书屋工程补充更新阶段,财政按照每个书屋2000元标准安排农家书屋补充资金,各地农家书屋每年补充图书不少于60种。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中每年有6亿元用于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初步解决了8亿农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被农民群众形象地誉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命题,我们将着力推进农家书屋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机制,加强管理服务,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培育更多用知识改变命运、建设家乡、实现梦想的新农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进入补充更新阶段,让广大农民群众走进书屋、养成阅读习惯任务更加艰巨,农家书屋工程任重道远。

据了解,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项目申报工作于每年11月份进行,第二年初公布入选结果。该项目必须是坚持导向正确,强化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出版的优秀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