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周刊门户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亚洲新闻周刊网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红军精神

2018-09-28  来源:亚洲新闻周刊

电影《红军钱币》在四川巴中启动


     亚洲新闻周刊讯(记者刘和平 谭国棋 刘敏)国内首部正面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金融题材的故事影片《红军钱币》近日在四川省巴中市正式启动。记者从9月26日影片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影片是由四川一树光影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豆影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出品。这是继中共四川巴中市委宣传部支持的电影《红军小学》出炉之后,又一部红色经典主题院线电影。该片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巴中市境内开机拍摄,计划明年作为共和国70华诞献礼,与广大观众见面。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原专职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作协机关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微电影协会名誉会长郭中朝致辞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仁杰致辞



四川省政研室原副主任陈一龙致辞



     四川巴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影片《红军钱币》的故事,源于当年川陕省苏维埃银行的生活原型。巴中市人大原主任陈延荣先生一直关注着红色影片在巴中拍摄的情况,25日晚,在与采访报道影片启动的各路媒体见面会上,他热情地向记者们介绍了巴中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情况。他说,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巴中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作为巴中人的陈延荣先生深情地告诉大家,他在这里工作四十多年,在市级领导岗位上干了20年,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儿,修路;第二件事儿,治贫。这些工作,还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断努力去完成。过去去成都两天左右时间,现在3个来小时就到了,去重庆也就2个来小时,新建的机场也通过了试飞,高速公路的建成、航空机场的落户,给巴中的交通带来发生巨大变化。在陈延荣主任的介绍中,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经过坚持不懈地脱贫致富攻坚战,全市100多万人口,还余有10来万贫困人口等待着脱贫。巴中发展的差距大,取得了成效也大,今后的任务还很重。财政收入50个亿,支出200来个亿,GDP500多个亿,经济指标还很地低,生活和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



媒体记者观看电影《红军小学》


     近年来,巴中在红色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巴中是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巴中文化资源富集,拥有源远流长的巴文化、富集厚重的红军革命文化、灿烂多姿的名人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全市人民发扬老区人民传统精神,牢记历史,初心不忘,砥砺前行。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新时期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成就。他说,巴中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川陕苏区的主要区域,当年有12万人参加红军,4.8万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长眠在这片热土。红色土地,红色文化,孕育出巴中籍共和国将军28名,有466名将军在巴中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刘瑞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巴中红色文化资源厚重,是巴中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灿烂隗宝,有可挖掘的丰富的红色文化,前期拍摄了《红军小学》,这次准备拍摄《红军钱币》对现在的金融界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影片。陈延荣主任代表巴中人民感谢影片剧组能再次宣传巴中红色文化,弘扬红军精神。他表示将全力支持把这部电影拍摄好。



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原主任陈延荣(右)与记者见面会


     26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四川省巴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邹仁建代表市委宣传部首先致辞,他对前期电影《红军小学》成功的拍摄和即将打造的《红军钱币》都给予高度的赞赏和评价。他表示对剧组在巴中期间的拍摄工作及生活将给与积极支持和配合。



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邹仁建致辞



影片《红军小学》片段


     《红军钱币》总制片人廖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在拍摄《红军小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题材,在巴中川陕根据地还有一个红军银行,包括营业所。政治敏锐的廖明先生顿觉到,这个题材,很有拍摄的价值和需要。他说,当年红军在很艰苦的革命环境下,就想到了积极发展根据地的经济,联系今天我们的人民币已取得了国际上的地位,我希望我们金融界,全国人民,在使用人民币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人民币,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面对现在的国际经济形势,人民币已成为全球5大货币中的货币。我想通过这部电影激发金融战线的干部、职工们发扬红军精神,按照习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把我国的金融业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金融。据了解,目前国内尚无这类题材影片,廖明先生为了拍摄好红色经典影片,远离成都大都市,3年来,他深入巴中老区的山山水水,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在有关川陕苏区银行的史料中,一位曾在鄂豫皖苏区从事金融工作的郑义斋,引起主创团队的注意和青睐,这位红军时期的银行家,当年随红四方面军入川巴中后,在开创了川陕根据地的金融事业中,立下汗马功劳。以他为原型,在《红军钱币》影片中塑造了组建苏维埃银行并担任行长的艺术形象,展示出当年苏区的造币厂、营业所、银行等完备的金融体系。体现了红军对根据地人民的一份责任,特别是对当年苏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此片拍摄意义重大,廖明先生经与政府各个有关门联系对接和沟通,成功地在广电总局立了项。他带领主创团队跑遍了巴中各区县乡村,从采集发掘出的有关红军金融故事,感受到了当年红军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懈艰苦奋斗,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川陕革命老区红军精神的教育感染鼓舞下,主创团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记历史,铭记英雄,弘扬主旋律,发扬红军精神,砥砺前行。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走好新的长征路”的指示精神,在从收集发掘出的大量史料中,精心提炼创作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责任与使命,给了主创团队必胜的信心,他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努力把这部电影拍成精品,以此影响和教育当代人们,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金钱观。同时,通过影片广泛传播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并以此助推当地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让红军精神这一瑰宝,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民族伟业的内在驱动力。



总制片人廖明接受媒体采访



总制片人廖明谈“触电”的感受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出品方和制片方再次请来执导电影《红军小学》的国家著名导演丁林担纲。导演丁林透露了电影《红军钱币》的一些剧情。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巴中地区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了支援中央红军长征,帮助根据地群众发展生产,川陕苏维埃银行制造发行了自己的钱币,助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国民党反动派和四川反动军阀,视川陕根据地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发动军事围剿,配合剿灭苏区红军的企图,敌人多次派遣特务渗透到根据地,使出各种手段,欲要破坏苏维埃金融事业,面对敌特的破坏活动,苏维埃银行行长廖福恩和红军金融战士与敌人斗智斗勇,坚决果断的粉碎了敌人阴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感人至深,思想内涵丰富深刻。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原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四川省作协机关党委书记、四川省微电影协会名誉会长郭中朝;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陈一龙;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任杰等先后致辞,积极评价和赞赏电影《红军钱币》的筹划与拍摄工作的启动,并期待影片明年早日与广大观众见面。这部红色主题电影的拍摄工作,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巴中市委宣传部和巴中市各(区)县相关单位,金融系统代表;成都、巴中企事业单位及该电影海南合作单位近120人参加了本次新闻发布会。3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



国家一级导演丁林介绍影片情况




与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