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
四川工作站成立改为:四川工作站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亚洲新闻周刊四川讯 (记者 谭国棋 吴燕飞报道)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上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6月23日下午,在这草长莺飞、花红水绿的季节,在这綄花溪边、武侯祠旁,在这千古迁客骚人吟唱、赞美的成都,又迎来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成立的启动仪式。
出席参加会议的领导有: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以下简称“专家团”)副团长、原四川农大校长文心田,团长助理兼秘书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农委会副秘书长、中农国优(北京)推广中心主任辛士,专家团副秘书长、中农国优(北京)推广中心副主任葛玉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巡视员张锡坤,四川省委农委原巡视员杨忠好,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原厅长马国超,四川省林业草原局原巡视员赵光钦: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巡视员刘照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场局原局长雷茂民,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草原站站长李 杰,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马朝洪,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副秘书长、农产品质量与农业投入品安全协查中国行四川组委会秘书长、专家团副秘书长彭古清。
会议由专家团副秘书长彭古清主持。专家团副秘书长葛玉梅宣读了专家团四川工作站成立批文,正式任命张锡坤为站长、彭古清为常务副站长、邓平安为秘书长。
会上举行了授牌仪式;专家团副团长文心田向专家团四川工作站授牌。
辛士秘书长在会上讲话中说:习近平很早指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个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辛士秘书长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特别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文心田还说:中国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是在2004年11月就成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科技兴农号召,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集中了中国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专家、教授、学者、科研人员,其中不乏许多国家院士、享受政府津贴的著名农业科学发明者,他们积极下乡调查研究、用现代科技指导全国农业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天,为了为推进四川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满足四川省各类专业性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在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的帮助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筹备组,在两年前就成立了,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现在正式成立的基本条件成熟,为了尽快发挥专家在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及时地全面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经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筹备组研究,正式申请成立“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并得到了北京专家团的批准,在此,我代表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向四川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四川工作站的专家,主要邀请四川省范围内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的企业、团体;还有具有学术专长的专家(包括有影响的退休专家)、技术权威、技术能手(土专家、田博士)。
四川工作站的专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四川省范围内的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其中包括大型农场、基地、养殖场、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及大型农户);服务于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相关的龙头企业;服务于有需求的商协会、社会团体、社会化组织,以及接受基层政府的邀请,服务于县级以下的政府、政府的农业部门
四川工作站站长张锡坤代表四川工作站讲话.他说今后四川工作站的工作:“一是秉承党纪国法至上,遵纪守法,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做违纪违法的事,只做有利于“三农”、有益于“三农”的事。二是坚决服从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的领导,听从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的指挥,做到在思想上、工作上和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保持高度一致和契和。三是把爱农、学农、做农作为我们始终的工作目标,全民全意为“三农”服务,做到想“三农”之所想,急“三农”之所急,做“三农”之所做。四是根据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的指示精神,结合四川“三农”的实际,开拓性的创造性的大胆的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全站的同志为四川的“三农”工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会上,专家、企业代表也作了精彩发言。
什邡市隐峰镇的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天龙在发言中说;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下乡研究策划咨询服务组织, 专家团能在四川设站,近距离指导和服务于“三农”工作,必将加快推动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兴农工作。刘天龙还说;隐峰镇常年川芎种植面积达到2.5万余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0%以上,继续保持了全国川芎种植面积最大镇的规模,是什邡市现代农业川芎万亩示范区;近年来,随着隐峰川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依据川芎独特的地域性和药用价值,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隐峰镇积极研发“川芎茶、川芎酒、川芎片、川芎叶尖菜”等,进一步提高了川芎的附加值,并积极推动川芎系列产品亮相北京文博会和四川农博会。今年,我们邀请农业科技下乡团的领导、专家到隐峰“把脉会诊”,在打造川芎产业国家级园区、川芎系列产品上市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好的指导帮助,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川芎产业决心和信心。今天,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站的成立,我们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更找到了强有力的专家团队指导和保障,我代表隐峰镇党委和政府恳请专家团的各位领导、专家,继续对我镇争创国家级川芎产业园区和川芎系列产品开发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什邡鑫和川芎种植专合社理事长曹义在发言中说;什邡市鑫和川芎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4月成立以来,推广全镇2.5万余亩的川芎种植,实现农民川芎种植收入年均达1.1亿元,2018年合作社种植、加工及销售川芎农产品1200余吨,实现营业收入1700余万元,净利润150万元。这几年通过研发,开发出川芎精油系列产品; “川芎茶、川芎酒、川芎片、川芎叶尖菜”等,进一步提高了川芎的附加值。但是,这几年川芎系列产品研发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是由于市场准入程序条件非常麻烦,川芎系列产品研发进入市场难。我们推出的川芎茶、川芎酒、川芎精片、川芎糖片、川芎叶尖菜、川芎精油等系列产品,还没有形成品牌,目前仅能作为特色农产品和试验品,参加推广展销。二是产业升级及农旅结合发展难。当前川芎产品仅做作为基础药材供应、附加值不高,缺少优质龙头药品生产企业的带动,同时由于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不足,但很难形成一、二、三产互动的良好格局。三是我们川芎品牌认证保护难。虽然,我们隐峰镇有良好的川芎地理种植优势,成为了全国最大面积的川芎种植镇,受同质化恶性竞争影响、镇政府申报的隐峰川芎地理标识保护也还未获批复。
曹义在发言中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川芎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上市工作,我们不会止步,我们专合社将在隐峰镇党委的支持和决策部署下,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加快推进川芎系列产品的上市工作,我们渴望参与到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这个平台来,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技和帮助,寻找新合作、新机遇,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成都壹贰叁陆商贸有限公司的代表 张金宝在发言中说;1236农产品平台成立于2016年1月,主营互联网+农业,将“B2B2C”运营模式运用至批发领域的网络平台,完备的技术与人员配置打造全面灵活的商品展示空间,实现进货与消费的一站式体验。缩减中间环节,打破地域、时间限制,第一时间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励志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电商平台,并从全国各地招募优质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厂家、批发商、终端店等,实现原产地直接发货到各个一线城市批发商及企业和消费者手中,取缔了中间的环节,保证了产品品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公司运营的电商平台,打造适宜农产品流通的电商平台,愿意为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改善收益做出自身贡献,秉承初心,虚心听取各位领导、专家对我公司电商平台发展给出建议,共商发展农村事业的方案、方法,共同探索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工作对惠农事业展开合作,进行接洽!